1.創新維修管理制度
創新的維護管理制度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靈魂所在,通過創新的維護管理制度做好各個階段的管理,以達到綜合的維護管理。綜合的維護管理體制可以分為以下幾點:(1)事后的修理。事后修理是指在未能預防故障的前提下,針對機械故障進行的修理工作;(2)預防維修。設備的維修維護要以預防維修為中心,加強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檢查工作,做好定期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3)維護預防。這個階段要求從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角度出發,根據設備的維修維護原則來提高設備可靠性,從機械的制造生產上減小設備的故障率;(4)設備的綜合管理。在做好機械設備維修護養的基礎之上,還要從科學和理論的角度出發,加強工作人員對設備的綜合管理觀念的形成,實現對礦山機械設備的全面統一管理。
2.改善維修技術與設施
為了保障礦山機械設備良好的工作狀態,就需要將企業的設備技術信息統一協調起來,做定期的檢查維護,利用先進的遙感設備建立中控室,對故障進行遠程診斷維護。另外還可以引進先進的探測儀器,通過先進的探測技術快速準確地找出故障位置,發現問題原因,這樣也可以在機械事故發生之前就發現問題,設計制定正確的維修方案,減少盲目維修的情況,縮短維護時間。因此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合理引進先進的維修技術和維修設備設施,能大大提高礦山機械設備的維修維護效率,增加生產效益。
3.加強對檢修人員的培訓
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維護檢修人員的工資,改善其生活水平調動起來檢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其工作責任感,只有檢修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我們的維修管理制度才能得以良好地貫徹落實。在以上基礎上,對檢修人員做定期的檢修工作培訓,培訓工作要根據檢修人員的實際情況做好定向培養,做好檢修人員實際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全面培訓,使其更為全面地掌握礦山機械設備的維修知識,提高他們診斷和快速解決故障的能力。
4.強化設備點檢定修工作
設備點檢定修是日常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必須嚴格執行。企業應組織技術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通過一系列考核工作制定點檢指導意見書和制度,作為執行標準。根據人員情況制定三班制,在白班、中班和夜班中均安排點檢工作員,分別負責操作、點檢、維修和輔助等工作;制定嚴格的操作標準,對每個點、項的操作內容進行量化;作業時,根據設備結構,對點檢、維修工作依據一定的順序畫出線路圖,并且關注每個操作點的任務完成情況。